首页 房产工程规划 赣州古城缘何千年不涝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优选沃而润VORAIN

赣州古城缘何千年不涝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优选沃而润VORAIN

发布时间 2016-03-11 收藏 分享
价格 面议
区域 北京市 - 北京市
来源 深圳市沃而润雨水技术有限公司

详情描述:

赣州古城缘何千年不涝: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优选沃而润VORAIN  近期暴雨连连,众多大中城市惨遭水浸成灾。而江西的赣州也连遭暴雨,却未出现明显内涝。当洪峰到达赣州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此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被市民冠上东方威尼斯的绰号。  是谁让赣州安然无恙?赣州城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疑问  古城为啥不淹水?赣州的老人们说,赣州是座浮城,而且是乌龟形,龟首在城南,龟尾在城北,所以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关于浮城,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当时的朱元璋为了统一天下,派军师刘伯温领兵攻打赣州。刘伯温几经攻打都不成功,这时,有人告诉他,赣州城的西面是章江,东面是贡江,两江在城北汇合成为赣江。三江环绕着赣州城,这个城墙的轮廓线在地图上看就像一个乌龟。乌龟的脑袋在南门,乌龟的尾巴在八境台,就是外面的河滩地这块地方。刘伯温听了似乎有所领悟,于是,他用四颗铁钉钉住了乌龟的四只脚,结果,赣州被水淹没了。就这样,刘伯温打下了赣州城。  在赣州市博物馆文博专家万幼楠眼中,这些民间传说都不大靠谱。不发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在看来都相当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他说。  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万幼楠分析说,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在万幼楠看来,水窗是一项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同时,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这样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还是得益于水塘?万幼楠说,按照刘彝当初的设计理念,福寿沟仅是整个赣州排水防洪体系中的一环。修建于宋代的坚固城墙是好的防洪堤坝,还有城内的数百口水塘。刘彝曾差人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以发挥重要的调蓄作用。然而,让古人想不到的是后人竟会填塘建房。与古人倡导的因势利导不同,今人看上去更加崇尚用现代科学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在赣州,古城门里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铁门,新城区埋下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里装配了马力更强劲的抽水机。即使没有水塘,也不过是多消耗点电就能把水送出去。  不过,一位市政工作人员也感叹,幸好八境台公园的那口蓄水塘还在。今年的几场暴雨中,雨水总是先汇集到水塘,然后泵站才能直接从水塘里往江里抽水。否则,根本来不及排水。  释疑  宋代排水系统力保城市不涝  作为古代赣州的城市排水系统,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福、寿两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废水分别排入章江和贡江。整个福寿沟排水系统,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工程。  赣州博物馆的专家韩振飞介绍说,这个城市排水系统就是现在看来也还显得比较先进和科学。福寿沟是一个生态和环保的排水系统。韩振飞说,这个排水系统把整个市区的水塘都沟通了,而且利用水位的落差把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赣江的入口处,建成了消涨自然闭合的系统。江水涨时自然关闭,江水落时自然开启。  这个排水系统依然在为赣州古城服务。文物专家认为,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联系人 李成林
0755-86016366 13823103225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宝能科技园宝创大厦B座16F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