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石收藏品 太湖石的哲学

太湖石的哲学

发布时间 2017-06-21 收藏 分享
价格 面议
区域 全国
来源 上海五色花贸易有限公司

详情描述:

  


  太湖石专题http://www.chinahutong.com/taihushi/更多访问


  展望的创作总是围绕着石头做文章,这一次也不例外。对于展望的这一次表演,我认为有两个层面。首先直接的联想是艺术家关于人与自然这个古老命题的思考。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展望在控制台旁边通过红色、绿色的小按钮“呼风唤雨”,一边捏着手里的泥巴来了解里面的状况。他观察、等待、控制,俨然是一双上帝之手在控制着一切,不管是疾风骤雨或者清风细雨、山体滑坡、泥石流,都是这种控制力的结果。展望的一亿年是随心所欲的一亿年,这是一个没有阻力,也没有障碍的单向度行为。当然,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更为复杂,人的行为或者加速或者延缓了变化的速度。设想一下,如果真有上帝存在的话,他一定不会如此悠闲地观看宇宙在他神力下的细微变化,更多时候是在和人类较劲中各自发挥着威力。


  展望在此则完全取代了上帝的位置,将一亿年的时空变迁压缩到一个小时内完成。这种加速其实也同时反映出人类在不断“进步”后带给自然的重大变化,人工降雨,大江截流,甚至连龙卷风的走向也能准确预测。无所不能的人类早已取代了上帝的位置,足以让山体移位,河流逆转。有时候人类表现出了远甚于上帝的霸道和无理。但是人类是否能够足以把控自己的命运?


  此外,我更关注的是艺术家在创作方式上对于偶发性的追求。这件作品是精密计算和偶发状况的结合体。展望的遥控正是处于直接和间接的中间状态。随着风雨的冲刷,展望的“小宇宙”作为一个无形象的整体被改变,它的表面出现沟壑、裂缝、凹凸,这个被加速的过程也印证了自然形成的真实过程。背景的大屏幕上同样雷电交加,水流划过凹凸的地面,或者是风吹过松软的沙漠,磨平原有的沟沟壑壑,凹与凸就在自然的力量中不停息地变化、转换,如同阴阳相生相克。展望也直言,他试图在艺术创作中尽量减少人造的痕迹。当一切都能被人为控制得天衣无缝时,意外之美和未知的可能性却也同时缺失了。于是,精致、完整、规则,这些美的规则被不断挑战和改写,偶发、自然、未知更能刺激人们的想象和热情。


  虽然整个过程强调偶发,但是这种偶发性却始终在展望的控制范围之内。从耗资几十万专门制作的机器设备,到展望在现场的调控,以及到后“山石”的成型和展示,这种偶发性是在一定前提下实现的,体现着人、技术、自然的合力运作。值得注意的是,展望的创作仍然带有很强的学院特质,即对于“造型”的情结或者说坚守。艺术家没有让整个艺术过程流于纯粹的观念性,例如让所有的东西在风雨洗刷中消失殆尽,从而让整个创作呈现完全的观念性。相反,他的观念性是融汇在整个作品成型的过程之中,并且一定要形成一个结果来达到它的完整性。近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造型——中央美院造型学院教师展》,这个展览主要探讨造型和当代艺术的关系,打破学院和当代艺术之间的某种隔膜。其实很多原来横亘在二者之间的高墙已经出现了裂缝,我们看到了类似展望这样身处学院的艺术家已经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


联系人 袁小姐
13501648836
chinahutong@126.com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