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悠久,伴随着文明发展的货币品种也十分繁杂,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到清末的机制币,钱币根据厚薄、大小、钱文、纹饰可以分出数以万计的品种,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为庞大的收藏门类。 如此庞大的钱币家族里,并不是所有钱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般来说,能够得到市场认可,成为珍品的钱币,其品相为重要,品相是指古钱币本身的锈蚀程度及钱文、轮廓的清晰程度,一枚古钱币如果稀有,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品相,那就是极好,如果钱文比较特殊,但是面目不清,锈成一团,那收藏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其次大纲类钱币值得收藏,这类钱币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升值空间很大。 钱币收藏是一门学问,藏家透过钱币可以了解铸币年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历史,所以一枚有极大收藏价值的钱币背后必定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或是盛世之见证,或是乱世之产物。“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在收藏领域是通用的,钱币的历史越特殊,价值越高。 近日,鸣彩艺术征集到的一组钱币,皆属大纲类钱币,有着其特殊的历史: 这组钱币有两枚,分别是清代“顺治通宝”和北宋“至和元宝”。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所铸方孔圆钱。钱币正面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背面书写铸币局满文“宝云”二字。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位皇帝,实现了对中原的正式统治,同时也为之后的“康乾王朝”奠定了基础。“顺治通宝”是明清以来重的制钱,无论成色、样式还是分量都成为定制,对后继年号钱影响很大。 此枚顺治通宝,钱文清晰,铜色发亮,包浆自然,品相极佳,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研究意义。 另外一枚钱币“至和元宝”为北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所铸,另有“至和通宝”和“至和重宝”,均为对钱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常见品。而“至和元宝”小平钱有隶书,楷书,篆书三种书体,存世量稀少,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不研究历史可能对宋仁宗了解不深,但这段时期名臣辈出,包括了包青天、欧阳修、范仲淹等,研究此枚“至和元宝”对于了解那段北宋历史有着很高的价值。 本公司支持鉴定,出手交易平台 深圳大秦国际:杨经理 微信:610043954 手机号码:18679787089
联系人 | 杨经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