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500.00元 |
---|---|
品牌 | 同南百汇 |
区域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玄武区 |
来源 | 深圳聚指财网咯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同南百汇大宗开户/开代理需要的资料 据媒体近日报道,家住上海的13岁女孩小苏用妈妈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25万元。面对消失的血汗钱,家长终选择报警。但由于不构成诈骗,公安机关没有办法受理。 近年来,网络直播异常火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满足了很多孤寂少年“爱上层楼”的空虚,他们不仅有时间,而且对新鲜事物充满无限好奇。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很内向,但在网络世界中,可以和“美女帅哥”主播直接面对面,说很多现实生活中不敢说或不能说的话,而且只要甩出一个礼物,主播就会念到他/她的名字以示感谢,这种“谢主隆恩”的感觉大概很吸引人。 类似熊孩子打赏主播败光父母积蓄的案例,被报道的早已不是一起两起。打赏本身是自愿行为,不同于诈骗,要想追回确实比较困难。虽然熊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如果拿的是父母的手机在玩,平台根本无法识别,家长也无法举证,协商起来,恐怕得看相关平台和当事主播的主观意愿了。 都说“好奇害死猫”,熊孩子对网络直播的好奇心,害死了父母存放血汗钱的储钱猫。如果换成现金,25万那也是几大摞钞票,很大一堆钱,再天真的熊孩子,大概也不会从家里搬出这么多钱给别人,至少心里会感到害怕。但移动支付就不一样,手机上动动手指,完全没有成堆钞票被搬走的画面,就是换了几个数字而已。大人尚且容易因此冲动消费,孩子自然更没概念,无所畏惧地打赏,好像不要钱似的。 熊孩子对移动支付完全没有概念,不能将手机上的数字变化与真实的钞票支付建立联系,这是类似熊孩子败家打赏事件一再发生的直接原因。现实生活中,花一元钞票买东西也许都舍不得;手机直播中,花万元“数字”打赏主播却可以完全无感。
联系人 | 应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