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面议 |
---|---|
品牌 | 拍卖 |
区域 | 全国 |
来源 | 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雍正通宝始铸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以小平钱面世,不存在大钱。对于钱币质地而言,雍正皇帝规定钱币以黄铜铸造。对于钱币度量而言,清代一钱相当于3.73克,一两为37.3克,清斤与两为十六进制,一斤为十六两,合596.82克。对于质量而言,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规定雍正通宝每文重一钱四分(约5.22克),折合市斤为一钱四厘。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折合市斤为十斤四两四钱。与顺治通宝,康熙通宝质量相当。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改动钱法,将钱币减重为一钱二分(约4.48克),折合市斤为八分九厘。每千文重七斤八两,折合市斤为八斤九两六钱。此后一直沿用一钱二分的新钱法。对于雍正通宝的直径而言,普遍在26毫米到28毫米之间,集中于26.5毫米至27.5毫米之间,个别钱局集中于28毫米左右。基本没有小于25.5毫米和大于28.5毫米的雍正通宝。从唐朝以来的小平钱中基本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直径标准的。(唐朝以来的小平钱直径普遍在23毫米到26毫米之间。)其直径之大,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在公认的雍正通宝的十五个铸钱局中,宝南,宝川,宝武,宝昌,宝济,宝黔,宝云的铸造工艺大多都不好,卖不上价。但是品相好的,却价高抢手,形成两极分化。而对于宝河,宝晋,宝巩,宝安,宝浙,宝苏以及京局而言,由于铸造精良,也是非常的热门抢手。雍正通宝由于各省铸造规范高度统一,故版别相对较少,此外,宝泉局和宝源局出产过仿照康熙通宝罗汉钱的雍正通宝罗汉式钱币。这类钱币于雍正初年铸造,它们比一般的雍正通宝要小一圈,铜料则更精,钱币外缘比一般的雍正通宝要宽,面文比一般的雍正通宝更为精美。其中宝泉局的面文通字为单点通。
联系人 | 李问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