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面议 |
---|---|
品牌 | 创合丰 |
区域 | 全国 |
来源 | 成都创合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一、工作原理以精简可靠,并实现快速连续不间断输送的自动化生产为理念,自动实现瓶体、瓶盖、药丸的定量,整理,装药,盖瓶,热合收口输送等功能。以满足无人化生产操作的需要,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服务。
二、目前市面设备的技术缺陷 目前市场上各种灌装设备大同小异,有手工推板孔位灌装式、转盘孔位灌装式、真空吸附灌装式,然后通过容积、称重以及电子计数传感器来判断丸粒的数量。但以上几种灌装丸粒的方式都存在一些技术缺陷: 1)手工推板灌装和人工灌装,效率极低,人工劳动强度大,不易于规模化生产;
2)转盘式孔位灌装的计数不准、精度不高,因为下丸粒时是集约单通道容易造成灌装通道堵塞,丸粒与丸粒工装与料斗之间是硬摩擦,会对丸粒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
3)目前市面上的真空吸入灌装方式,由于转盘料斗的连续转动灌装以及气压的波动,会影响丸粒的吸附效果,会产生丸粒的过冲,或者吸力不足,从而影响灌装丸粒的数量;如果产生过冲,就会造成灌装丸粒会多于指定丸粒的灌装数量,如果 吸力不足丸粒滞留在管道内,会造成管道堵塞目前市面上的真空吸丸管道长而细,不便清洁。
4)目前真空灌装的粒瓶采用同步带传送方式,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装在同步带上的粒丸瓶座会松动,对准精度降低,容易灌装时压坏粒瓶或偏心灌装不上药丸。
三、设备特点
1、本机采用新技术,能对微丸(滴丸)剂进行自动计量并准确灌入特殊的异型瓶内,具有自动理瓶、理盖,自动检测、变频调速等功能,根据需要还可选装铝箔封口、喷码、贴标等功能。
2、控制系统采用“三菱”可编程控制(PLC),触摸屏人机界面对话。运行可靠稳定、装量准确、灌装速度快等特点。与药物接触的材质符合 GMP 规范要求。
3、成都创合丰微丸自动灌装机各部功能微丸自动灌装机具有自动理瓶、计量灌装、理盖、上盖、旋盖、等功能,可选装封口、贴标、喷码等装置。
1). 由于微丸灌装所用的瓶子大都千奇百怪,本机的理瓶系统根据这一特性,通过特殊机构将无序的异微型瓶子自动整理成瓶口一致向上,有序且稳定输入下道工序的功能。
2). 计量灌装系统采用独特的量杯模板和多头灌装技术,自动将等量的微丸灌入瓶内,由于采用同步进瓶,同步性好,不散药、不倒瓶,因此,具有速度快、装量准确等优点。控制系统采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运行可靠,并具有缺瓶、堵瓶等保护功能;
3). 理盖系统采用气理盖的理盖方式,自动将瓶盖整理后有序输入上盖旋盖系统,具有噪音小,速度稳定等优点,并采用光电控制遇到缺盖、堵盖能自动停止工作等保护功能;
4).上盖旋盖系统是将已灌入药丸的来瓶准确定位,先将瓶盖与瓶体定位,然后采用气动方式将瓶盖压紧。
四、设备优点
1、优点是我们的灌丸机构:我们采用伺服带动机械平板灌装方式,该灌装方式的特点是:
1)生产效率高,例如1mm的微粒药丸,10粒/瓶装,设计效率达到200瓶/分钟。
2)机构简单、耐用,易保养、清洁、维修,并且设备运行稳定。
3)灌装合格高:合格率达到99.99%(负1粒);如果加上后续剔废功能灌装合格率接近于100%。
4)三重保障灌装数粒:除灌装平板上开有产品需灌装药丸数量的机械空位以外,底部有真空负压腔确保药丸调入机械空位,并且在出料嘴口还装有光纤计数传感器;机械、真空、电子数粒三重保险,确保灌装精准。(注:平板下方开有小于 丸粒的负压腔,其作用除了确保每个丸粒孔内装有药丸,并且还可以将一些碎丸、尘埃一并清理排除)
5)药斗两端开有正压离子风腔,1.能有效消除药丸静电,2.能防止平板来回运动摩擦时对药丸造成的损伤,3.还可以加速药丸灌装进入药瓶内。
2、本系统具有压盖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等特点,设备采用定位槽输出,不倒瓶、不散药,动作协调、节拍一致,便于提高速度。该系统还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瓶子在本工序前,能自动检测装量质量,发现装量未过标即刻剔除。
3、 可根据需要加装封口功能:封口系统使用复合材料的电磁感应封口技术,采用中频电源,有效输出功率大。输出电源可调节并自动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无瓶时自动进入待机状态,能有效的节约电能。特制的感应板,采用全屏蔽防电磁辐射,冷却条件好,粘结时间短、速度快、性能稳定。本系统有连续计数、瓶盖无铝箔自动剔除,并具有过流、过压、欠压、断水等自动保护功能。
4、 贴标、喷码等功能根据用户要求选装
5、设备外形尺寸:约净空间为长2.5米,宽1.4米,高1.2米(具体根据产品而定);占用空间小,搬运安装方便。设备整体采用国际通用的工业铝型材及工业级304不锈钢制造,美观大方,没有焊接工艺,无锈无磁,符合GMP要求。
6、产品的输送用循环链架使加工连续不断进行,生产效率极高。
7、设备预留输送料口可以升级为自动上件和下件功能,方便以后组合全自动化生产线。
联系人 | 曾庆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