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保洁 特发性震颤患者“震颤”特点

特发性震颤患者“震颤”特点

发布时间 2019-12-18 收藏 分享
价格 80.00
品牌 疏风平颤汤
区域 台湾省 - 台湾省
来源 北京十里堡综合门诊部

详情描述:

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 微信:rat8199


情绪紧张或者应激时加重,震颤幅度增大,入睡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主要影响优势侧手的精细运动,适量饮酒后症状减轻,无僵直、行动迟缓等帕金森样表现。

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震颤部位(头、手臂、下肢、声音、下颌、是否对称等),发作方式(静止性、姿势性、动作性)、频率与幅度(精细或粗大)。单纯头部震颤提示特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但腭和面肌震颤更常见于帕金森病 ;不对称性上肢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但也可能为原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腿部震颤或行走时手部震颤提示帕金森病;精细震颤常见于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生理性震颤,常很难发现;小脑性震颤则表现为高幅振荡,帕金森病的震颤介于两者之间。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特发性震颤引起的手抖(含头抖)症状:紧张激动,疲劳饥饿,拿东西,注意力集中,书写等发生手颤抖的症状;

举例:端茶倒水敬酒手抖,穿针引线手抖,见到陌生人或者上级手抖,上台演讲手抖,着急紧张慌忙手抖,写字紧张手抖,照相照镜子等。


特发性震颤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期积累神经将会进一步发生病变,从而使震颤失去控制,生活难以自理。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病情及神经病变的加重,更容易向失忆及痴呆的方向发展。

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淤疾病之标的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疏风平颤汤”在治疗特发性震颤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临床治疗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本文由(微信:rat8199)原创,如有帕金森震颤问题请联系,谢谢!

联系人 张客服
18600807550 210537322
2150129493@qq.com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