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护坡格宾网箱镀锌铝合金防护石笼网包塑加筋雷诺护垫
石首河湾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是长江下荆江河段的起始段。由于向家洲切滩撇弯的变化,引起北门口顶冲点下移。1998年汛期及汛后北门口连续发生多处崩岸,6月13日564 } 800一564870,564 530 ~564 590护岸段均发生崩岸,崩长分别为70 m和60 m,宽30 m,坦坡崩失15 m;崩长60 m;10月14日565 050一565 250段发生大窝崩,4h崩长200 m,大崩宽100 m,其中有100 m已崩至胜利民烷的堤脚。目前北门口深乱已由1996年的10 m(黄海基面,以下同)刷深至1998年10月的一11 m,可见,崩岸形势异常严峻。北门口的崩岸引起了其下游北碾子湾的强烈崩塌,并带来下游河势的变化。为彻底根治崩岸,稳定河势,1999年水利部将石首河湾的整治列为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实施项目。
北门口段护岸工程是石首河湾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范围为桩号56 000 ~59 000,由互不相连的5段组成,建筑长度1 806 m。设计时采用了沉放钢丝网石笼等方式进行守护,其中S8 }080一58 540段水下护岸实施长度460 m,沉放石笼9 660个。平均铺设在近岸约76 m X 460 m(宽X长)的河床区域内。该工程于2001年1月23日开工,2002年4月15日完工。
2、主要设计指标及技术要求:
使用的钢丝具有抗拉强度大、耐磨损、抗腐蚀等优点。将钢丝编制成网兜,充填一定量的石块,就制作成了钢丝网石笼。钢丝直径不小于2 mm,锌一5%铝一稀土合金防腐,抗拉强度值大于1 500MPa,单位面积承载强度大于35 kN/m2。钢丝网笼的孔径为15 cm,单个网笼使用的钢丝网面积不小于24.4 m2,每个钢丝网笼内充填不小于4m“的块石。块石应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 MPa,软化系数大于0.7,密度不小于2.65 t/m3。块石粒径为0.15一0.5 m,单块重量不小于10 kg。
3、钢丝网石笼的施工方法:
施工区域装笼块石料源选用运距60 km的五马口料场,该料场料源充足,石质优良。钢丝网笼选用天津钢丝厂生产的锌一5%铝一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镀层重量妻220 g/m2,用人工编织而成。钢丝网石笼沉放施工流程概括为:网格划分、石料装笼、水上定位、钢丝网石笼吊装沉放。
3.1、网格划分:
根据水下地形测量绘出的横断面图和平面图,按桩号将作业区划分为两个区,每区各分24段,每段分为40档,每档9.58 m X 1.91 m(长X宽)。每档沉放石笼5只,每段沉放石笼200只。
3.2、沉放试验:
选取一定区域进行抛投试验,总结出在不同水深、流速下钢丝网石笼的水下漂距规律。沉放试验表明,钢丝网石笼在沉放到水面下1 m左右时漂距大,沉到江底附近后漂距为零。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只要控制沉放速度,定位时就可以不考虑漂距影响。
3.3、钢丝网装笼、锁口:
在200 t级的运输船舱面上用3 mm厚的钢板焊接成16个2mX2mX1 m的箱型框格,框格底部铺一层细砂,里面放钢丝笼,用人工或机械装入块石。块石粒径要和钢丝网的孔径大小匹配,以保证石笼的整体性。装满4m“块石后用直径13 mm的高强钢丝绳横穿扎环口,用钢丝绳卡卡牢进行锁口。
3.4、水上定位:
利用浮吊的前后4只锚建立4向定位系统(见图1),固定浮吊,并用全站仪在岸上和浮吊上定出控制点。将吊船控制点和岸上控制点用测距绳连接,形成两条纵向定位索,再在纵向定位索上根据每档的宽度设一条横向定位索,形成纵横定位系统准确定位。1档内网笼沉放完毕后,只要在纵向定位索上向岸边移动横向定位索1档的宽度,就可进行下一档的施工。
联系电话:1313188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