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市场 带您认识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带您认识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发布时间 2020-01-03 收藏 分享
价格 面议
区域 全国
来源 顺昌盛世集团

详情描述:



特发性震额也称原发性震颤、良性震颤等,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1887年Dana首次描述了该病,100多年来, 科学家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过去传统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是良性、家族性、遗传性、姿势性、单一症状性疾病,不造成其他严重病变,因而该病又称良性特发性震颤。

 

但是随着病例累积的增加、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特发性震颤的临床演变并非总是良性过程,病情严重者往往伴随震颤幅度增加而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无法完成正常书写、无法当众讲话,甚至不能独立进食和穿衣,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近10年的研究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不仅有运动症状(震颤),还有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性格、嗅觉、听力的改变),所以特发性震颤并不是单一症状的良性疾病,可能是一种与家族遗传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和复杂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多为中老年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差异比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选择的特发性震颤诊断标准不同,调查方法也存在差异。另外,轻度特发性震颤与生理性震颤区分的标准亦不同,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这种鉴别更加困难。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特发性震颤的流行病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本病是一种常见疾病, 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9%~1.79%,几乎影响所有的种族。②特发性震颤可见于各年龄组,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有研究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年龄可能呈现2个高峰: 40岁之前占42.2%6,60岁之后占57.8%。总体趋势是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较早,而散发性特发性震颤的发病较晚。③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病因:与遗传因素相关,受环境因素影响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是在遗传与环境多因素作用下发病。
遗传因素50%~7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参与了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研究显示家族性特发性震颤是一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表型变异性和遗传异质胜的遗传性运动障碍。

环境因素特发性震颤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饮食中含有的神经毒素、β_咔啉碱( 由哈尔碱和骆驼蓬碱2种成分组成)、重金属铅、吸烟等。

临床特征:震颤,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

 

24小时咨询热线:13311523670   微信:ynzz1957

 

联系人 刘客服
18618341827 517968983
517968983@qq.com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