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手机:13436628923同微 益视疏肝汤认为: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是视力显著减退,可致完全失明。视野呈向心收缩,其缩小程度随视力减退而进展。瞳孔反应亦随视神经萎缩之轻重而由迟缓至完全消失。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可有视盘苍白,边缘清楚,筛板清晰可见,晚期视网膜血管变细。继发性萎缩时视盘呈灰白色污白色或蜡黄色, 边缘模糊,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盘附近血管常伴有白色线条。 治疗经验 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目系(包括现代医学的视神经)内通于脑,又与心、肝、肾三经直接或间接相连,受五脏六腑之气血营养。当胜腑气血不足,心肝、肾三经有邪,以及脑售有病,皆能影响目系之功能而发生本病。 五脏与目系的关系如下: ①: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命也,心火露明百脉沸腾,血脉进行, 雅害空穷,故目晴不明。 ②肝:目窍系于肝,肝藏血,血荣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虚则血不足,不能荣于目系,亦能引起目视不明。 ③肾:目系属瞳神范畴,瞳神属肾,肾为水火真元,水火寓于瞳神之内水能鉴,火能烛,水火既济,目放光明。 ④脾: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脾虚则脏腑之精气皆失其所司,故而不能归明于目。 ⑤肺:肺主气,气脱者目不明,上气不足,目为之瞑。 陆某,女,49岁,右限眼前突然发展,看不清东西半个月,曾用泼尼松、维生素等无效。平时有头痛头晕史,胸口常闷,心慌、失眠已多年。眼部检查:右眼远视力眼前一尺数指,近视力0,加片无进步:左眼远视力0.4,近视力1.0,加片为-1. 50DS=1.0。右眼外眼阴性,屈光间质清晰,眼底检查,视盘较充血,境界分明,血管及视网膜未见异常,黄斑部较暗,中心窝反射消失。左眼阴性。血常规检查属正常范围,华康试验阴性。 诊断:右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辨证施治:本症系属暴盲,多得之于七情。问患者平素多忧郁,静默寡言,则是内心抑郁可知。近感胸肋胀满,太息不乐,亦是郁结之故。由于郁则气滞,滞则血不行,不鞥呢上荣目系,故目骤然失明。并以久郁伤肝,肝伤则虚,肝虚心亦虚,心虚则神不守舍,所以出现怔仲,失眠等症,治疗当先调气和肝,解散抑郁,然后继以补肝宁心、养营益血之剂。 治疗经过: 二诊:胸口舒适,头胀亦好,唯心慌,失眠未改善,乃原方加酸枣仁,远志,又服30剂。 三诊:诸恙续减,原眼前漆黑一片,现感觉周边视野清晰,中央暗点缩小、变淡,视野检查有20?左右之中央确对暗点,周边视野良好,嘱再服原方30剂。 ③四诊.远视力为0.08。因感冒,头痛恶风,体温37.4C,益视疏肝汤加荆芥、杏仁、淡豆豉,二剂后热退。 ④五诊:适及经来,腰痛,小腹发胀,疲劳、乏力,用逍遥散加生地黄、川芎、香附、牡丹皮。⑤六诊:检查远视力0.2,例假已净,眼前发黑基本退去,但仍感乏力,痰多,胃呆,气闷,用益视疏肝汤。 ⑥七诊:胃纳佳,胸闷亦好,加归脾汤。 ⑦八诊:远视力为0.3,加片-1.75DS=0.9,中心暗点消失,视野恢复正常而终止治疗。 益视疏肝汤视神经萎缩治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视神经萎缩多因肝肾不足,精气耗损;或久病体虚,运化失调等引起气血不足、肝失条达而致。益视疏肝汤具有:疏肝解郁、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疏、舒肝明目、健脑益视调整脏腑功能等功效。针对性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压迫、视神经水肿等视神经问题。 第1阶段;疏肝解郁、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身体达到一个祛瘀散结疏通经络的状态。 第二阶段;补益脾肾,温阳开窍、益肝明目。脾主运化水谷,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 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因此中医注重健脾。 第三阶段;营养视神经,开窍明目,扩散视野从而慢慢让视力回升。
联系人 | 李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