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预防近视保健品 中医治疗恢复视神经萎缩

中医治疗恢复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 2020-11-03 收藏 分享
价格 面议
区域 全国
来源 北京太壹园中医

详情描述:

一、益视疏肝汤治疗经验

微信:taiyiyuan100

视神经萎缩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目系(包括现代医学的视神经)内通于脑,又与心、肝、肾三经直接或间接相连,受五脏六腑之气血营养。当脏腑气血不足,心、肝、肾三经有邪,以及脑髓有病,皆能影响目系之功能而发生本病。五脏与目系的关系如下:

(1)心: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心火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故目暗不明。

(2)肝:目窍系于肝,肝藏血,血荣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虚则血不足,不能荣于目系,亦能引起目视不明。

(3)肾:母系属瞳神范畴,瞳神属肾,肾为水火真元,水火寓于瞳神之内,水能鉴,火能烛,水火既济,目放光明。

(4)脾五脏六腑之精气借禀受于脾图而上贯于目,脾虚则脏腑之精气皆失其所司,故而不能归明于目。

(5)肺:肺主气,气脱者目不明,上气不足,目为之瞑。


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衄血、便血、妇女产后崩漏、外伤出血火其他原因引起出血过多。

2、年老体衰、倦劳过度、久病失养、元气耗损。

3、饮食、情志、痰火以及劳伤、淫欲不节,损伤五脏。

4、高热,热甚伤阴,木内阴液耗损、热邪留恋,客于经络,以致玄府郁闭,脏腑精气不能上升。


【心肺气虚】

多伴有头晕、目眩、心悸、短气、神疲、体倦、形寒、失眠,舌淡白,脉沉微弱。治则:养心益肺,不气生血。

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处方: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火麻仁,大枣,水煎服。

【心脾两虚】

多伴面色萎黄、食少倦息、气短怔忡、失眠,舌淡红,脉细软弱无力。治则:养心健脾,益气补血。

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处方:当归,白芍,熟地黄,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肉桂,五味子,远志,陈皮,生姜,大枣,黄芪。水煎服。


【肝肾不足、命门火衰】


多伴头晕目眩、形寒肢冷、腰背酸痛,夜间多尿,舌淡白,脉虚无力或沉细而迟,治则:温补肾阳。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当归,肉桂,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制附子,杜仲,水煎服。

【肝肾不足】

多伴有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背痛舌淡红,脉细数,治则:补益肝肾。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处方: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山茱萸,枸杞子,菊花,水煎服。

【肺肾二虚】

多伴有头晕,耳鸣,神疲,短气,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则:滋阴壮水,补肺益气。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处方:党参,麦门冬,五味子,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山茱萸,牡丹皮,水煎服。

【脾胃虚寒】多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体倦、短气、恶食形寒、舌淡白,脉细微软弱。治则:健脾补中,升阳益气。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处方: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身,升麻,柴胡,灸甘草,如兼胸脘痛、得食则呕者,用附子,理气调整。


【肝郁血虚】

多伴有头胀心烦、心情不舒、或时暴怒,舌质淡红,脉弦细数。治则:疏肝养血。方药:益视疏肝汤。处方:白芍,茯苓,当归,茯苓,当归,柴胡,白术,薄荷,甘草,牡丹皮,赤芍,栀子,如肝郁化火,火随气窜上饶巅顶,也可引起本病,多见于视盘炎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多伴头胀疼痛、心烦恶心、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则:清肝凉血。方药:益视疏肝汤调整。处方:石决明,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炒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龙胆草,水煎服。

联系人 李客服
13436628923
1875743986@qq.com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