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面议 |
---|---|
品牌 | 普利斯 |
区域 | 全国 |
来源 | 山东普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置灵活,既可设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采用地埋式的放置方式具有一定保温效果,且可以减少噪音、臭气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具体如下: 1、基础初步验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基础初步验收应在甲、乙双方及工程监理方、基础施工方的通力合作下,依照设计基础图及土建部门给予的施工记录开展初步验收。关键检查基础的标高、坐标中间线、平整度及外观设计,基础孔的几何尺寸,偏差是不是符合规范规定,并要做好相应记录。初步验收合格后,土建部门应向安装部门、甲方代表办理中交手续,同时给予1份详细的基础竣工资料。 2、安装拆箱检查初步验收:污水设备安装拆箱时,应在甲、乙双方、污水设备安装供货商及工程监理方的通力合作下开展,对污水设备安装的名字、规格、总量及完整情况开展检查,还要对污水设备安装的外型开展检查,检查各突出部位、压力表、控制器、油管路等,有否损坏、漏油、锈蚀、破裂、外包装有否损坏,规格型号是不是符合订货要求。检查并核对零部件,是不是有损坏和漏件、随机文件、合格证书及产品手册是不是齐全,核对后要做好记录,并请有关部门人员签字。拆箱后备品备件交甲方保管,实地待安装零部件还要妥当保管,避免丢失。拆箱核对的现场,通常设在安装地点开展。对装箱的污水设备安装在拆箱后无法立刻安装完的,应复箱封闭好,对室外摆放的箱件需要加设防雨罩。 3、基础、铲平及垫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的垫铁、大小、规格、型式及摆放地点均应符合图纸及说明书要求,如无要求则由施工技术人员会同甲方及工程监理,根据污水设备安装的重量、吃力筋板的位置、地脚螺丝的位置商定。垫铁与基础接触应平整且严密,高低不平处凿平并磨合,垫铁与垫铁之间也需磨合铲平,不可以有间隙,斜垫铁的角度要一致,通常要小于13度,垫铁的总高度宜30mm左右。污水设备安装好后,垫铁之间要点焊,间隙可用0.05塞尺检查,摆放垫铁以外的区域铲麻,以利灌浆层的强度。垫铁的摆放也可按规范采用压浆法施工。 4、安装就位:安装可采用叉车、汽车,吊车运输到吊装施工现场,吊装时可采用吊车、人字桅杆、独立抱杆和链式起重机吊装就位。对安装难度较大的及较准确污水设备安装要编制吊装方案,经有关技术领导批准后实施。设备吊装就位后,以污水设备安装的纵横中间线对准基础放线的纵横中间线,其中间线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目前,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使活性污泥的比重降低而上浮飘走,不仅增加了出水中的悬浮固体量,而且会大大降低生物反应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活性和数量。使得污水处理厂的操作、运行和控制都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出水水质。 一.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 引起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由进水水质变化引起的,一类是由工艺运行控制引起的。 1.进水水质引起活性污泥上浮 1.1.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类化合物 正常污水进入曝气池运转时,特定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部分降解作用形成泡沫,并使泡沫迅速增长。这些泡沫一般呈白色且质轻,当活性污泥达到成熟时消失。当污水中有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时,这类物质可以影响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使细胞的某些必要成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在曝气时所产生大量泡沫(气泡),这些气泡很容易附聚在菌胶团上,使活性污泥的比重降低而上浮。另外,当进水含油脂量过高时,经过曝气与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使细菌缺氧死亡,导致比重降低而上浮。 1.2. pH值冲击 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酶及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壁里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当连续流曝气反应池内pH<4.0或pH>11.0时,多数情况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甚至死亡,以致发生污泥上浮。 1.3. 水温及盐含量的影响 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适合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5-35℃,超过45℃时会使活性污泥中大部分微生物死亡而上浮(经过长期驯化的或特殊微生物除外)。 对进水的pH值调整不能消除碱度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对碱性进水调pH值,虽然中和了碱性物质,但产生了盐。盐溶液浓度不同其渗透压也不同,渗透压是影响微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微生物所处的溶液渗透压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死亡。 1.4. 致毒性底物 对好氧活性污泥微生物有致毒作用的底物主要包括:含量过高的COD、有机物(酚及其衍生物,醇,醛和某些有机酸等)、硫化物、重金属及卤化物。高底物浓度可与细胞酶活动中心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导致基质不能接近,无法被降解,甚至使细胞中毒死亡。重金属离子进人细胞后主要与酶或蛋白质上的-SH基结合而使之失活或变性。微量的重金属离子还能在细胞内不断积累终对微生物发生毒害作用(微动作用)。卤化物常见的是碘和氯,碘不可逆地与菌体蛋白质(或酶)的酪氨酸结合,生成二碘酪氨酸,使菌体失活。氯与水合成次氯酸,其分解产生强氧化剂。而且废水中有机物的突变,使原被驯化好的并能降解有机毒物的微生物减少或消失。 2.工艺运行引起的活性污泥上浮 2.1. 过量曝气 微生物处于饥饿状态而引起自身氧化进人衰老期,池中溶解氧浓度(DO)上升;或者由于污泥活性差,曝气叶轮线速度过高,供氧过多。总之,DO上升,短期内污泥活性可能很好,因为新陈代谢快,有机物分解也快,但时间一久,污泥被打得又轻又碎(但无气泡),象雾花片似的飘满沉淀池表面,随水流走。这种污泥色浅,活性差,耗氧速率下降,污泥体积和污泥指数增高,处理效果明显降低。 2.2. 缺氧、反硝化引起的污泥上浮 当废水中有机氨化合物含量高或氨氮高时,在适宜条件下可被硝酸菌和亚硝酸菌氧化为NO3-,如二沉池积泥或停留时间过长,NO3-还原产生的N2会被活性污泥絮凝体所吸附,使得活性污泥上浮。由于在二沉池或曝气不足的地方会发生反硝化作用,使微小的氮气气泡释放出来,从而使污泥的密度减小,有利于活性污泥上浮。这种现象在二次沉淀池中表现明显,且产生的悬浮泡沫通常不稳定。 2.3. 回流量太大引起的污泥上浮 回流量突增,会使气水分离不彻底,曝气池中的气泡带到沉淀区上浮,这种污泥呈颗粒状,颜色不变。 2.4. 二沉池池底积泥引起的污泥上浮 如果二沉池底泥发酵,产生的CO2和H2也会附聚在活性污泥上,使污泥比重降低而上浮。污泥腐化产生CH4、H2S后卜浮,首先是一个个小气泡逸出水面,紧接着有黑色污泥上浮。 2.5. 活性污泥丝状菌过量生长引起的污泥上浮 当进水N,P不足、PH太低、混合液溶解氧太低、进水波动太大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造成丝状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异样生长,丝状菌的比生长速率高于了菌胶团细菌,又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较大,因此,丝状菌在取得污水中BOD5物质和氧化BOD5物质所需要的氧气方面都比菌胶团细菌有利得多,结果曝气池中丝状菌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增值,导致生物泡沫的产生。再加上这些微生物大都呈丝状或枝状,易形成网,能捕扫微粒和气泡等,并浮到水面。被丝网包围的气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张力,使气泡不易破碎,而引起成片污泥上浮。
联系人 | 时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