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面议 |
---|---|
品牌 | 恩泽能源 |
区域 | 全国 |
来源 | 浙江恩泽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详情描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58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车总量五成。 本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2020-2021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数量79.8万个,私人充电桩数量87.4万个,建设规模持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及政策刺激下,充电基础设施有望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 公共充电桩呈增加态势 如今,新能源车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与新能源车市场体量相当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新能源车完成从无到有的进阶,离不开强有力的补贴政策支持。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补贴政策开始从终端购买向与广大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 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充电桩区域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城市限购政策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新能源车市场和公共充电运营市场的繁荣。 据悉,2020年,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位列全国省市前四名,分别有110168台、81821台、78737台和57800台,上述省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均超过5万台。此外,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一万台的18个省份占比达92.4%。 总体来看,去年主要省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去年我国公共充电桩充电量也有显著提升。2020年,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实现充电70.57亿千瓦时,虽然受疫情因素影响,但仍接近上一年充电电量。 充电技术水平日趋成熟 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大功率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电动车与电网互动、无线充电等技术逐渐成熟。 电动车与电网互动,是未来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发展方向。随着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行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应用优势开始显现。 如今,不少消费者用无线充电方式给手机充电,省去了携带数据线的烦恼。而自新能源车进入市场以来,人们也希望新能源车能够提供无线充电方式。 不过,当前无线充电技术还处于探索应用阶段,无法实现跨运营商充电,并且应用场景不明确,技术规范和商业模式不够成熟。 对此,《发展报告》提出,下一步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将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技术、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在探索无线充电技术同时,还要将目光放在自动充电上,包括智能柔性充电弓、充电机器人、快速换电系统等方式。 完善标准加强安全管理 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始终要放在前。同样,安全性也是充电设施建设的一大前提。 影响充电设施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安全、充电设施本身的设备安全、充电设施周边环境等。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认为,增强充电基础设施整体安全性,需要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标准化改造、建立安全预警体系等多种方式,减少安全隐患。 在设备标准化改造方面,各地政府、充电运营商持续对充电设备进行改造,通过设备的一致性管理减少充电安全隐患。充电设施标准管理单位也积极组织成立相关工作组,编制安全运行管理规范。 《发展报告》提出,充电运营商要依托充电服务平台开展充电大数据分析工作,针对每辆车、每款车型出具相应的安全分析报告,为汽车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充电安全防护参考。此外,充电运营商需联合动力电池企业、汽车企业打通信息渠道,建立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车使用安全。 社会更迭的内在驱动力,源于时代不断发展的使命。恩泽能源紧跟时代趋势,肩负社会责任!应运而生、顺势而为,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建设、光储充一体场站建设、电桩销售及场站运营服务为主的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 公司立足陕西西安,辐射全国。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搭建智慧管理云平台,为公交、物流、专车、政府、出租、分时租赁等各大行业及新能源出行生态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充电服务和预约、售后、管理等增值服务。 未来,恩泽能源将通过建设城市级快速充换电网络与综合运营平台,打造设备层、控制层、调度层、平台层的四层结构,提供“车网协同、智能互联、专业运维”的绿色出行综合服务。
联系人 | 赖彦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