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身器材 拇指对掌训练十级配重堆设计手部日常功能恢复

拇指对掌训练十级配重堆设计手部日常功能恢复

发布时间 2021-02-21 收藏 分享
价格 面议
品牌 泽普
区域 全国
来源 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详情描述:

拇指对掌训练十级配重堆设计手部日常功能恢复

诱发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通过本体促通技术和运动再学习诱发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训练,探讨其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1998-06/2003-06辽宁省友谊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形式的本体促通技术康复治疗,但治疗组患者还接受患肢运动再学习训练。偏瘫患者上肢、腕手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积分法;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法。同时对上、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结果4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后上肢、腕手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6.18?7.01),(16.17?5.73)分;(15.06?3.49),(8.17?2.23)分;76.43?8.54,51.46?7.32]。治疗组治疗前肩痛5例,肩关节半脱位6例,肩手综合征3例,上肢屈肌痉挛6例。治疗后分别为1例,2例,0例,2例。对照组治疗前肩痛4例,肩关节半脱位7例,肩手综合征3例,上肢屈肌痉挛6例。治疗后分别为4例,5例,2例,5例。结论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的综合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方法:33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肌牵张技术、肌力训练、平衡训练、ADL训练、作业训练、理疗等,80min/次,2次/d,6天/W,共8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利用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增加握力、捏力等手功能训练,20min/次,2次/d,6天/W,共8周。结果:比较2组在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均比治疗前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利用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联合运动、作业等多种康复治疗方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拇指对掌训练十级配重堆设计手部日常功能恢复


联系人 郭红丽
15753695815 372598892
372598892@qq.com
上一条 下一条
电话联系